随着电池能量密度持续提升,电池热失控引发的起火爆炸问题,已成为新能源汽车厂商亟待攻克的关键技术难题。为提升新能源汽车安全防护水平,2025年4月,工信部发布GB 38031 - 2025《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》,这一被称为“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”的强制性国家标准,将于2026年7月1日正式实施,标志着动力电池安全正式进入“零容忍”时代。
在此背景下,新能源汽车厂商纷纷加大在动力电池热失控防护方面的投入,隔热材料的选择成为重中之重。目前,用于动力电池热失控防护的隔热材料主要有气凝胶毡、阻燃泡棉、云母材料、陶瓷化硅橡胶等,这些材料需具备阻燃、耐高温、低导热系数、无毒排放、防水防潮防震以及质轻价廉等特性。
现有主流隔热材料各有优劣
阻燃泡棉:尽管回弹性好、设计灵活,但因其防火阻燃等性能不足,应用占比正逐渐下降,未来可能被新型材料如云母复合材料、陶瓷化硅胶泡棉等替代。
气凝胶毡材料:以其卓越的隔热性能,成为高端车型热失控防护的首选,未来有望普及至更多中高端磷酸铁锂车型。
云母材料及复合材料:凭借良好的电绝缘、热绝缘、阻燃和抗冲击性能,模组与上盖板间、模组间的主流应用,未来在电芯间的应用占比也有望提升。
阻燃灌封胶:作为圆柱电池的主要防火阻燃隔热材料,未来技术升级方向将是低密度高强度。
陶瓷化硅橡胶复合材料:目前主要应用于中高端车型的模组与上盖板间,随着产品升级和成本降低,未来应用范围有望扩大。
陶瓷化硅胶泡棉:相比常规阻燃泡棉,具有更优异的防火性能,有望替代部分气凝胶毡材料和常规阻燃泡棉。
储能领域需求释放,材料市场迎来新机遇
储能锂电池热管理系统正由风冷向液冷转型,随着热管理及安全要求的不断提升,动力电池领域的阻燃隔热材料如云母材料、气凝胶毡材料在储能领域的渗透将加快。这就好比为储能领域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,为这些材料开辟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。
据GGII预测,随着新能源汽车和锂电储能市场的持续增长,中国锂电池热管理阻燃隔热材料市场需求将呈现井喷趋势。预计到2025年,总需求量将超过9000万平方米,2020 - 2025年复合年均增长率高达75%,其中2022 - 2025年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超过36%。未来三年,云母材料、气凝胶毡材料将成为主流应用,市场增量空间最大;而陶瓷化硅橡胶复合材料等新型材料也将迎来高速成长期。
在这样蓬勃发展的市场环境下,金戈新材凭借在阻燃粉体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卓越创新,为行业带来了全新的解决方案。金戈新材的陶瓷化阻燃剂作为陶瓷化硅橡胶复合材料的关键填料,具备出色的防火阻燃性能。在高温环境下,它能迅速形成稳定的陶瓷状保护层,有效阻止热量传递和火焰蔓延,为电池提供可靠的安全防护。同时,该产品还具有环保无毒、低烟低卤等优点,完全符合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对材料安全性和环保性的严苛要求。
随着市场对高性能安全材料需求的不断增长,金戈新材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,不断优化产品性能,提升产品质量,为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的安全发展贡献重要力量。